5月24日,百度与盼达用车在重庆启动国内首次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试运营。6台搭载了百度Apollo开放平台Valet Parking(自动泊车)产品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将在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百度-盼达自动驾驶示范园区”投入为期约1个月的定向试运营。
出门问问推出五款新品,给自己定下的2018年10亿元销售预期
出门问问推出五款新品,给自己定下的2018年10亿元销售预期作为一家已经成立5年多、D轮后的公司,出门问问的大多行为背后都承载着增加营收的基础任务。今天2018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四款消费级新品,发布量产AI语音芯片模组,布局线下,都是这一意图体现。与智能语音赛道上大多数以ToB 为主方向的其他前排玩家不同,出...在百度的演示中,使用者在手机上一点,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便可驶来到达指定上车地点;使用完下车后,它就可以自动驶离,去接下一单。但这是个极度理想化的情况,目前,我国政策并不允许出现“真正的无人驾驶”,行进过程中主驾驶室必须有人,以便在出现危险时由人工接管车辆——在百度演示的情况下,只有一位安全员坐在副驾驶上,但这是向相关部门报备获得允许后才能进行的。
在发布会结束后,媒体进行了试乘。由于园区限行15Km/h,因此车辆行驶速度一直在10Km/h的速度行驶还经常出现猛刹车的情况;过程中,一辆不按照规则行驶的车辆差点与测试车发生剐蹭。此外,停车时还会偶尔压到边界线。
不完美太多,也可以看出百度心情之急迫。陆奇走了,Apollo还要继续。而在风口浪尖上,百度急于显示:一切顺利。而进行这样一个测试,除了对外界传递“一切都好”的信息,百度还要:收集数据、尝试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未来量产做好准备。
一踏进车辆,我就意识到:这真的是“试运营”——改装线凌乱的露在外面,让人感觉整部车就是个躺在ICU病房里插满了管子的病人,车内环境极差——而这显然不是一个面向C端运营的车辆应有的样子。
在驾驶人员后侧,一位工作人员怀抱着一台笔记本,车辆行进过程中,代码持续不断地自动生成。据了解,百度对于每一天每台车辆运行的次数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值,“大概一天十几次吧。”且每一次运转,工作人员都会在车辆上收集。此外,百度正在尝试低价格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车身上传感器层面有 6 个摄像头——前 2 个、左右各 1 个、后 1 个、面向驾驶员的疲劳检测 1 个,以及遍布车身四周的12 个超声波雷达。没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没有对车辆进行云端控制。改装一辆林肯MKZ需要花200万,据了解,“我们的一个车队都出来了。”今年4月,百度Apollo平台一周年时,其合作伙伴也增加到100个,再次发布了最新版本的Apollo2.5。
Apollo2.5提供了新的更低成本的传感器解决方案,除了原有的velodyne64线激光雷达,新增了国内厂商禾赛科技联合百度开发的解决方案,第一套是禾赛的Pandora套件+2个广角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另一套是单目广角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相比于此前64线激光雷达+2个广角摄像探+1个毫米波雷达的方案成本缩减了近90%。
而此次改装一台4万元的力帆,连毫米波雷达都没有,显然出现各种意外也就在意料之中。“今年底,百度的前装自动驾驶就能落地了——而且是乘用车项目。”知情人士表示。
Apollo平台技术目前所体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关键所在。一切发展过程中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问题是百度能不能让它完美。
首先,开放平台是否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是否最终会演变为“公地效应”;第二,自动驾驶上的各项技术能否通过耐久性试验与安全试验,并形成成熟的整套技术;第三,在推动落地的过程中,能否与主机厂完成高效合作。这些才是更内核的问题。
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一定是大的方向,我们似乎也不应该因为当前的各种问题就否定整体——就比如当年,汽车刚出来时还曾因没有马车跑得快而受到讥讽,如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