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以来,关于新闻业前途,特别是“假新闻”相关的事情,就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仅有专业人士关注,过渡到了普通人也在谈论。打击所谓“假新闻”、“另类事实”,或者对抗算法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纽约时报》、CNN这样的大牌媒体,着重强调自己花了很多年打造的招牌,和传承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维基百科和由各类学校、NGO等主体运营的事实核查机构,也越来越多被媒体所倚重,曝光率日渐增长。除此之外还能在讨论中大放异彩的,就是区快链了。
通过区快链来拯救媒体,实现媒体进化的讨论,一年多以来就没有停过。在不少国内外的权威媒体行业会议上,区快链也都被视为是“拯救”新闻业的明日之星。比较近的一次是6月11日在葡萄牙召开的2018年全球网络编辑大会(GEN),与会的区快链媒体践行者说,“可能在十年后,已经没有中心化的媒体了。”
区快链技术将加速旅游“可信数字化”进程,与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结合,将带来旅游市场革命性变化
区快链技术将加速旅游可信数字化进程,与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结合,将带来旅游市场革命性变化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南省工商局引入区快链技术对旅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对旅游购物、旅行社、景区、航空公司等网站进行聚类分析,有效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今年云南端午旅游市场运行平稳,秩序...其实在积极的推动者看来,区快链哪里是去除假新闻这么简单,简直可以完全拯救新闻业的每个方面,面面俱到,无所不能。今天航通社就来谈谈,区快链到底可以对新闻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发挥多大的能力。
区快链+新闻业的理论基础
理论上,区快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节点是平等的,也就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这意味着,在各环节都设计周密,没有漏洞的前提下,数据/信息一旦上链,其传输将更安全、更不容易被中间篡改、从中经过的渠道/中间商更少。具体到新闻业,几个比较典型的区快链应用模式,分别是体现在新闻的产生,事实核查,新闻的排序和分发这三个方面。
新闻的产生
有几个项目比如Steemit、Civil、Matters、PUBLIQ,旨在通过小额付费的方式,直接向新闻源头的个人提供报酬。道理很简单,因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果不知道钱从何来,写的东西大概可以相对客观一点。
那么,钱从何来?目前已知的各个项目,提供了普通用户付费打赏、订阅作者,或通过购买服务、接纳广告主等方式,提前转移支付等方式。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为好文章付费的意识,可以顺理成章地赞赏作者;如果你喜欢看免费的,可以通过跟传统无异的广告方式收看。不同的是,广告主提交的广告费则打入同一个池子里,在完全打散以后,根据读者阅读、点赞、评论等行为习惯确定偏好,以相应的比例分配给作者。
鉴于区快链上用户活动可以通过公开发行Token(代币/通证)进行,一些项目还面向币圈资本市场,通过ico(首次公开发行代币)获取自身生态系统之外,来自外部市场的资金。投射到“古典互联网”,大致相当于媒体集团上市募股。
事实核查
区快链本身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但可以用于确保人工核查员得出的结论,在传递给读者的过程中不会被中间人篡改。广受欢迎的去广告插件ADBlock Plus开发商Eyeo的新浏览器插件Trusted News,既可以确保从维基百科、Snopes这样的人工事实核查机构提取的新闻真实性信息不被篡改,又可以通过评估或者是其他评分的方式,来确定一些最终用户的可信度,并且为这些人分配权重。
再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这部分民间事实核查员,实现核查过程的部分众包。事实核查只用到了区快链的不可篡改性,基本不涉及金钱利益,因此也是几种应用当中最容易出成果的一种。
新闻的分发
在这个环节应用区快链,主要是希望尽可能真实的,不带偏见的去反映用户在看过新闻之后的动作,以及推断其背后的真实意义,并保证算法不会被扭曲。
为何要在商业公司业已成型的算法基础上另起炉灶?这部分推动者假定,像是Facebook或今日头条这样的公司,虽然存储了最大量,也最理想的用户原始操作数据,并且有着最聪明的头脑帮他们设计算法。
但是在利用以及向外展现这些数据的时候,则不可避免会夹带公司的“私心”,或者是“私货”,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自己对数据占有的优势,有意识的去引导用户做或不做某方面的行动——当然,一切假设都没有证据来证实。
所以,区快链推动者认为,自己通过区快链所设置的不可逆转,无/低人工干预的分发方式,能够尽可能准确的去反映用户行为,且不被商业力量左右。
以上是我对目前所有通过区快链方式,来改良新闻传播全流程的做法的一个粗浅的总结。
但如果仅基于所抽象出来的这三种不同的路径,那么实际上,我丝毫没有看到现在开始使用区快链来变革新闻传播流程的必要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基于区快链的新闻业,是否跟使用现有方式运转的新闻业之间,存在着足够巨大的、革命性的差别,以至于你宁愿下大力气抛弃旧社会,拥抱新世界?航通社认为,站在2018年的今天看,并非如此。
现有的系统已经足够好用,而新系统的切换成本,并不足以被它所带来的好处而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新系统来替代就是不划算的。
钱依然是个问题
绝大多数网络用户的付费意愿都极低,但要它们迁移用户习惯则相对很费劲。通俗的说,不仅不能指望从用户身上赚钱,你还得花钱买用户。即使不是“更愿意拿隐私换效率”(李彦宏语)的中国用户,也是一样。比如#deletefacebook(因“剑桥分析”等事件愤而到Facebook销号的运动)热度消退,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事。
有可能有些人会很愤怒,但更多的人是不以为然。如果让多数人去换用一个仅仅是“可能更安全”的替代品(哪怕是免费的),他们并没有那样的动力。而且,“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对于享受免费服务的用户而言,免费服务对其的损伤可能是长期的、慢性的,更可能是不确定的。
虽然总有人提醒你,广告和偏向性算法会让你存有偏见,被特定厂商误导,信息泄露等等,然而并不会有人承诺,只要你使用免费的新闻客户端多少天以后,就一定会遭受身体病痛,亲人变故,或者价值多少多少美元的损失。如果“假新闻”或者别的什么也好,没有为用户带来这样确定的关联,而始终只是一种概率上的隐患,那实在没有什么指望让用户跳出原有的习惯。
所以,区快链化的媒体,到头来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来源。直接打赏极其难以走通。而长期订阅模式、单篇付费墙模式、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广告转移支付方式,哪个不是现在没有区快链的媒体已经走过的路?那么区快链是做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呢,还是让广告主或者最终读者觉得更超值,所以花钱更多了呢?——还是通过走一波ICO作为最主要的回报来源呢?——恐怕都很难说。
读者有私心
上面说了,读者是需要花钱买的。而当他们购买了服务,转化成功为“用户”之后,他们跟媒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也随之改变,不再处于平等地位了。前读者,现用户们摇身一变成为千里之外的“老板”,以自己的眼光、履历、价值观来判断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花这么多钱”。
怎么判断呢?
我能不能通过其他免费或者省钱的方式看到获取同样的信息(绕过付费墙);这文章是不是合我的胃口;
我读起来是不是自我感觉得到了帮助,受到了震撼,甚至实现了自我提升等等。
这些标准和新闻专业判断报道好坏的标准,显然不尽相同。例如就“合胃口”来看,这依然走的是一条兴趣驱动的选择路线,那么经过非区快链环境多年熏陶的标题党、营销号,显然是战斗力十足。
即使是正常文章,评价标准也可能是蜕变为更刺激的,更深度的,更催人泪下的,而这几乎一定会导致评价机制的扭曲,例如认为短文章不如长文章“深度”“有料”,催化文章越写越长/水。
读者的审美能力不够,甚至会引发排斥异己的极端状况。
试问,一旦出现这种读者选择和专业人士选择明显冲突的局面,区快链是会化解,还是加剧分歧?要化解的话,靠什么?增加专业人士的权重?那专业人士的人选怎么认定?其他读者一气之下不跟你玩了,活跃度下降了呢?
试图实现“被报道权”的平等的机构,包括维基百科创始人创建的WikiTribune,以及更早十多年前的“全球之声”GlobalVoices。
航通社认为这两个站点的模式类似,是团队评估可信的少数供稿者和编辑,采取中心化的投稿方式。因为它们旨在提供主流媒体设置的议程之外的冷新闻,观众投票决定热度和版面的方式几乎是失效的。
比如,繁体中文的“全球之声”老是关心台湾少数族裔的发展,英文版则总是关注中东战场。这些真的很难让大众感兴趣。相对地,WikiTribune会多一些美国政治,报道也尽力做了持平处理,但还是很难强力扭转大家关注的视角。可以想见,这类社区就算引入区快链,其用户参与度也将是肉眼可见的惨淡。
媒体也有私心
现在的机构媒体,尽管声音一定程度被分薄,但总体上其实并未丢掉自己设置议程的能力。它还是可以通过一些话题的周期性,或专门策划的运作,来让大家的视线转移到某些特定方向上的。
但是,议程设置是一种有限效果的操作。并不是任何问题或者新消息都有条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自身不带有传播能力的“生造热点”,只会如明星尬上热搜一般令人无感,甚至反感。所以,媒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与读者/观众之间带有默契的“合谋”。
我们都知道大家喜欢看什么,但在同类型的一大堆事当中,我可以帮你挑,帮你决定今天看这个,不看那个。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些在原有的新闻业机制下,本来就得不到关注,发不出声音来的新闻,在新的体制之下,不管由谁评判,同样无法出声。
例如,始终会有战乱地区又爆炸了死了多少人的新闻。这类新闻离大部分用户都比较远,可能也没有很大兴趣,就直接跳过去了。而某些恶性伤人案件发生以后,此前一些媒体凭借专业触觉,会去采访施暴者的家庭环境,探寻罪恶的根源。这类报道最近却被读者广泛“抵制”,其原因是“加害者都有人替他说话,那么谁来关心受害者呢?”“犯罪就是犯罪,没有那么多好说的”。为了避免读者对媒体出现长远的负面评价,一些新闻此前就很难由媒体刊发,有了区快链也会是一样。
更不用说,一些区快链项目本意是打破单位区隔,促进不同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将现在本就逐渐萎缩的调查记者、采访报道团队力量整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媒体们浅尝辄止尚可,伤筋动骨则大大的不行。
例如Civil是这么做的:
“用户可以自由发起新闻主题,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贡献CVL代币附议该新闻主题,当集资金额达到一定限度时,记者或新闻机构将会对该主题进行认领,组织报道。”这应该是前些年媒体开放爆料的一个变种,像是CNN iReport这样。但这个系统是一种把不同媒体的爆料渠道打通的尝试。
对于是不是要打通,媒体可以说心态比较复杂。它当然最希望自己的消息是独家的;而且在此前的模式下,所谓“职业报料人”和现在的自媒体一模一样,也是一个线索多投的。所以“古典互联网”和“区快链+”,在给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效率方面,可以说不相上下。
更重要的是,目前对社交媒体热点的利用,才是最主流的机构媒体追热点方式,而且转载微博并不需要交钱或者代币……
像《卫报》、CNN这些机构,面对这些新出的跟区快链相关的媒体革新,普遍持有的态度是像对待Web2.0、Facebook、Snapchat这些曾经的热点一样,以一种恒定不变的节奏,浅尝辄止地参与,直到大概率确定了玩法和投入产出比以后,才可能大规模部署。
所以,就算区快链倡导者们在论坛上再怎么口吐莲花,实际的执行过程,对媒体和普通读者而言,依然会是极其漫长和保守的。
最后再提一句。很多区快链媒体的创业者,都愿意特别提到一点——“不会有任何广告商和第三方利益集团牵涉到商业模式的运作”。
航通社认为,任何号称要隔离商业利益的新闻运作模式,都难以实现它声称的目的。当报料人、记者有私心,媒体有私心,读者更是有个人偏好的时候,任何对“利益集团”的识别和提取都会相当艰难。
我很好奇这些媒体将如何定义小凤雅事件当中的部分NGO组织。相对传统媒体来说,它们肯定属于爆料的“公民”;但其为自身NGO宣传和主张权益的属性,是报道深入之后才被发现的。这条线甚至最终影响了报道走向,让一切被不断“反转”。
真正能做到去商业影响的媒体是什么样的?
恐怕,仅仅声明和商业力量隔离是不够的,而且它还应当是理想主义者的巢穴,要拿出反商业的,与商业为敌的实际行动。在此之外,还得破除上文提到的一切障碍,享有可以解释得通的资金来源(比如继承了遗产什么的)。
唯一都做到的,估计就是Wikileaks了。巧了,它现在很多捐助渠道走不通,还真得依靠比特币活着,这可以说非常“区快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