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否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成本是否很高?
区快链本身还是一个互联网协议,所以它存在的基础就是数据。如果一个场景中不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的成本高昂,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区快链项目。现在好几个所谓的精准扶贫区快链项目,里面的内容包括从种子到餐桌的供应链追溯,化肥检测等。你怎么来做数据输入?靠人去一个一个检测后录入么?给土地里埋检测仪追踪化肥用量么?
区快链究竟是如何发展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区快链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多相似?
区快链究竟是如何发展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区快链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多相似?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首次概述了区快链技术。最初,区快链被认为是一种全球化、去中心化、点对点的货币,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快链未来有可能应用到各行各业。实际上,区快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互联网十分相似,都将经历从 1.0 到 3.0 时...第二、现有场景中确认信息真实性的需求是否很强,是否成本很高?
区快链本质上是价值网络也就是数据确权,或者是确认真实性。那么,准备应用的场景中是否存在很强的真实性确认需求就成为必要因素。比如某个学习链项目,通过区快链追溯学生评价,上课情况。这种数据的真实性针对有必要用区快链解决么?教育市场的口碑传播用区快链解决效率更高还是微信打卡更方便么?你需要让别人知道我对老师的评价真实性么?
第三、现有场景中是否存在强烈的共识需求,并通过分布式节点进行记录?
区快链是通过分布式账本记录信息并全网广播,在保证数据统一性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全网共识。那么,很多项目到底有没有必要采取大规模共识?没有必要的全网共识到底是炒作还是圈钱?这就见仁见智了。
某个号称全日本团队但是只有中文版白皮书的项目,号称通过区快链在日本的房屋租赁购买,按份额进行,参考ABS模式。号称通过TOKEN实现房屋销售和租金共享,TOKEN数量确定但是未来房子越来越多,租金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值钱。说白了就是个股权众筹项目,这种项目有必要通过大范围共识机制解决么?在共识节点记录你的份额,还有租金收入?那这样的话,还不如找个律师直接去日本签合同来的靠谱,别忘了现在区快链技术根本映射不了现实资产,你的权益怎么可能有保障?
第四、应用场景中是否存在网络效应?是否符合双边市场模型?
网络效应或者双边市场模型理论就是在一个项目中是否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可以对整体项目起到正面提升作用,其项目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户本身的网络连接。区快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协议,没有网络效应当然是就是扯的。现实的例子就是电商平台,平台中消费者越多,商家就会越多。模型中的双方不断促进,推动电商平台的正向发展,而电商则通过支付手段(例如支付宝)来对平台双方进行管理,维护网络的正常运作。
套用到区快链项目,共识协议就是支付宝,每个参与者都按照协议参与活动,并得到收益。那么一个项目是否符合这个要素,就可以判断是不是靠谱。举例就是现在比较火热的DD币,你买这个有任何网络效应么,能促进任何参与方么?除了投机效应、传销效应,还有啥?
第五、项目中是否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
前面说了,区快链是价值网络,通过设计精巧的价值激励模型来推动生态的正向发展,比如比特币,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一个项目中的价值激励模型能否自圆其说,就是判断一个项目靠谱情况的关键点。比如某内容项目,号称通过区快链技术解决内容价值的传播,改变现在低俗、伪原创横行的现状,看起来真的非常靠谱。
1、内容天然具有结构化数据,适合互联网传播;
2、对于版权的真实性需求强烈;
3、适合大规模共识。但是有一点,这个项目中对于原创作者的激励是通过token,并没有明确的价值激励模型存在。
拿钱作奖励的后果我们看看去年的知识大战就知道了,最终只会出现大量的灰产,劣币逐良。如果这个模型不能改进,那么该项目未来一定会遇到发展问题。
第六、该区快链项目所解决的问题,利用现有互联网技术能否解决?是否适合区快链场景?
区快链并不是万能的,现有的区快链技术还是萌芽期,交易速度等跟现在的中心化项目比起来差距很大,那么,一个项目的应用场景问题,是否需要使用低效率的区快链技术解决,那就是关键要素。
比如现在很多针对企业应用场景的B端项目,需要企业付费购买TOKEN来参与。那么只提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企业是否愿意支持服务价格的剧烈波动?今天买一次服务5块钱,明天可能500块钱?Fabric超级账本可以解决企业内共享需求,但是没有必要发行token?强行发行是为了圈钱还是圈钱呢?发行token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么?
第七、项目团队能否经受尽职调查?是否具备可行的项目实施路线图?
尽职调查就是现场确认项目团队实际开发能力以及过往业绩,区快链项目目前还是技术密集型项目,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你相信后续进展么?对于不方便尽职调查的用户,有更简单的判定标准:他们的白皮书里面对于项目实施路线图有没有合理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实施方案超过总篇幅一半。